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基于双目视觉的室内定位标定新方法
    邢亚斌 王振岭
    2017, 25(10):281-284, 309. DOI: 10.16526/j.cnki.11-4762/tp.2017.10.072
    [摘要](1724) [HTML](0) [PDF 5.16 M](8497)
    摘要:
    随着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位置服务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之中,并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使用位置服务,并对其产生依赖,并且,室内导航定位应用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基于多目视觉原理的室内定位导航技术已经成为众多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且逐步成熟;室内导航定位中,为获取目标的准确位置,相机的标定过程是重中之重,标定精度对最终定位精度有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当有气液界面存在时,由于不同介质折射率不同,视线在传播过程中将发生偏折,现有的线性标定技术不再适用,并成为制约室内特殊场景定位(如水下机器人作业)的主要技术障碍;针对有气液界面的条件提出了一种新的标定方法,对界面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并修正了线性针孔模型,能够有效解决有气液界面存在条件下不能准确标定的难题,克服了封闭体内测量时无法进行现场标定的困难;为验证标定方法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此方法误差较小,满足室内定位中的标定精度要求。
    2  基于ROS机械臂实时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
    曹洪鑫 张向慧 张忠海 王红伟 王漪梦
    2022, 30(3):1-7.
    [摘要](10302) [HTML](0) [PDF 2.92 M](8439)
    摘要:
    为了实现机械臂的实时控制,满足工业自动化的需求,针对Linux系统下机械臂实时控制系统展开调研;叙述了当前机械臂实时控制的研究背景和有关于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平台下机械臂实时控制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同时重点指出了Linux系统中进行实时性控制的解决方案以及使用的工具,总结了相关研究中解决实时控制系统的技术;结合机械臂实时控制的技术研究特点和目前存在的不足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3  基于ZigBee技术的水域污染远程智能监测系统设计
    徐栋 王培风 汪建英
    2015, 23(5):1445-1447, 1450.
    [摘要](1324) [HTML](0) [PDF 4.66 M](8429)
    摘要:
    针对所监测水域范围较大实时监测能力不强,水质污染程度监测不准确等问题,提出构建基于ZigBee无线通信技术的智能水域污染程度监测系统,利用ZigBee无线通信技术与Internet网络将水质检测数据发送到远程水质监控中心进行汇总处理,监控中心的服务器可获取到所监控水域范围内所有水域的水质污染程度数据、污染发展趋势、主要污染物等信息;文中对水质检测传感器模块、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单片机外围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等硬件进行了设计;系统软件设计了远程参数设置、驱动程序等内容;通过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于水质污染程度的检测准确率可达到98%以上,通信成功率达到100%,水质检测终端工作稳定可靠,通信速率满足实时监测要求,适用于各种水域环境的水质污染程度的监测需求。
    4  基于情景感知的电源管理策略
    杨昆 周丽娟 张树东
    2016, 24(9):203-205, 210.
    [摘要](1839) [HTML](0) [PDF 3.73 M](8236)
    摘要:
    智能手机处于待机状态下仍会消耗能量,这些能量部分消耗在网络数据的通信上;为了降低这些功耗,提高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提出一种基于情景感知的电源管理策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法来进行决策,智能地管理移动终端的网络接口,通过使持续性的网络连接变成间断性的网络连接来减少功耗;在Android移动终端上对提出的策略进行相关实验和对比,能有效的提高续航能力。
    5  美军F-35战斗机PHM体系结构分析
    朱斌 陈龙 强弢 程鲤
    2015, 23(1):1-3, 7.
    [摘要](13060) [HTML](0) [PDF 4.52 M](8123)
    摘要:
    为借鉴国外状态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的发展经验,促进大型平台实现从状态监控向健康管理过渡,文章回顾了美军PHM技术的发展概况,分析了F-35战斗机PHM的体系结构组成以及各模块的主要功能,总结了F-35战斗机PHM的工作流程,介绍了F-35战斗机PHM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发展PHM技术的认识,为从事PHM技术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6  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预测技术研究
    吴立金 夏冉 詹红燕 韩新宇
    2018, 26(2):9-12.
    [摘要](14953) [HTML](0) [PDF 1.45 M](8113)
    摘要:
    针对常规故障预测方法难以分析复合故障的情况下各个故障对系统的交互作用、难以分析装备数据复杂特征、难以实时准确预测故障等现状,对现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应用在故障预测领域进行研究,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预测技术,将系统故障预测可分为动态预测和静态预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处理装备状态监测和试验验证获得的海量故障数据,通过故障模型训练、故障特征识别、故障演化规律获取来对系统进行在线动态预测;针对软件故障突变特性,利用软件质量特征属性进行静态故障预测;同时,提出使用开源深度学习框架TensorFlow进行系统研制方法。通过基于深度学习的故障预测技术,能够提高装备故障预测能力。
    7  无人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研究现状及发展
    罗晓亮 涂龙 王浩旭 王晓晶 胡振峰 喻凡坤 梁秀兵
    2021, 29(1):1-5.
    [摘要](6381) [HTML](0) [PDF 1.30 M](7594)
    摘要:
    介绍了无人机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技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分析了无人机PHM的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论述了国内外无人机PHM技术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无人机PHM技术的发展趋势。
    8  基于证据异常度的水下多源信息预处理方法
    麻锐 唐政 赵露露 齐涛涛
    2017, 25(10):247-250, 262. DOI: 10.16526/j.cnki.11-4762/tp.2017.10.063
    [摘要](1051) [HTML](0) [PDF 4.42 M](7382)
    摘要:
    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在水下多源目标识别领域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但经典的证据理论在融合高度冲突的证据时往往会导致一些反常理的结果, 如Zadeh冲突悖论;针对这一问题,综合考虑证据体之间的冲突程度和支持程度,提出一种证据异常度的概念并对原始证据集进行异常检测,基于检测结果对原始证据体进行权重分配,引入全集项,修正证据源;在保持Dempster组合规则不变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证据预处理,实验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证明对证据体进行有效的修正,可以改进经典证据理论的缺点,达到更好的融合结果。
    9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发展及应用综述
    张新星 赵英杰 陈超
    2022, 30(4):1-7.
    [摘要](8506) [HTML](0) [PDF 1.61 M](6810)
    摘要:
    肌肉骨骼系统在人体运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系统的疾病通常会导致严重的长期残疾,是影响人类健康和活动能力的关键因素。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已成为临床骨科中最重要和最具挑战性的系统之一,因为它们能够使用现代临床导航系统和机器人系统精确治疗肌肉骨骼疾病,具有有效降低辐射、减少医生体力等优势,成为解决传统骨科疾病的最佳选择之一。通过对机器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分析,重点介绍了骨科机器人的机构设计、导航技术、机器人控制、交互技术以及骨-机器人连接技术。在导航技术中,利用CT扫描设备获取图像和光学跟踪装置进行导航已成为主流。在机器人控制和交互技术中,既有遥操作,也有自动控制。借助文献梳理,进一步讨论了目前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
    10  外骨骼离线参数化上楼梯步态规划
    闫泽峰 王志辉 马勋举 李康 彭安思
    2019, 27(1):199-204.
    [摘要](5569) [HTML](0) [PDF 1.93 M](6378)
    摘要:
    为扩大脊椎损伤患者在外骨骼机器人辅助下的活动范围而不仅仅只是起坐、站立和行走,提出一种离线参数化上楼梯 步态规划算法,该算法基于惯性测量单元检测穿戴者运动意图,基于足底压力传感器计算整个系统的零力矩点(ZMP) 以确 保上楼梯过程的安全性。 该算法根据人体大腿、小腿长度、楼梯高度和宽度等参数规划出关节的最优空间位置轨迹, 然后通 过逆运动学求解关节角度轨迹,该算法可为不同的穿戴者生成适应于不同楼梯尺寸的步态轨迹, 最后 3 名实验者穿戴外骨骼 在楼梯高度 18cm、宽度 26cm 的楼梯上实验,外骨骼按照规划的步态轨迹帮助穿戴者多次完成上楼梯任务,规划的楼梯尺寸 与实际测量的尺寸误差在 2%以内,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11  基于RTR的遥测数据实时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杨哲 王鹏 徐茜
    2016, 24(1):165-167.
    [摘要](6842) [HTML](0) [PDF 3.34 M](6317)
    摘要:
    为了对飞行遥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以Qt为软件开发平台,采用直接接收宽带遥测接收机(RTR)发送的网络遥测数据包的方法,结合机载测试系统的采集格式、参数测试信息、校准信息和ICD信息,完成遥测数据的实时解算、工程量转换和原始数据保存,同时将关心的参数物理量通过网络实时的发送给客户端监控软件,以供试飞工程师进行实时监控;实际试验试飞结果表明,此软件运行稳定和数据准确可靠,完全满足实时监控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发展前景。
    12  飞行试验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山寿 常永亮 霍朝晖 聂瑶佳 黄晓波
    2020, 28(1):81-84.
    [摘要](6202) [HTML](0) [PDF 2.02 M](6299)
    摘要:
    飞行试验实时监控是飞机试飞的重要环节, 监控大厅是实施实时监控的重要场所。为了提升飞行监控大厅实时监控效能,我们自行研发管理软件,通过软件相关技术实现了飞机相关实时监控资源管理、网络负载与局域网管理、安全机制、SD-LAN技术研制与应用。通过此软件也解决了传统纸质化管理方式约束力差以及监控人员对个人监控职责不清楚而无目标监控的问题,另外由于监控人员经常来自国内不同的单位,指挥员在监控过程中遇到问题很难及时落实到具体监控人员,采用此软件后指挥员可以实时查询当前型号飞机各个专业监控人员的情况,并及时与之沟通交流,更好的完成试飞任务。本系统通过一段时间运行,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预期目的,实时监控管理、网络管控系统等并行运行稳定、清晰。
    13  面向风洞群的装备自主式维修保障系统框架设计与实现
    顾 艺 车兵辉 曹 宇 王新林 王仙勇 郑 磊
    2019, 27(1):171-175.
    [摘要](6429) [HTML](0) [PDF 2.11 M](6286)
    摘要:
    基于CBM的风洞自主式维修保障系统在多座风洞中已经得到成功应用,在夯实基础、积累成果的前提下,着眼于实现适应多座风洞联合保障的架构,应用虚拟化、云计算、光纤通讯、故障诊断、故障预测、统一设备编码、IETM等多项先进技术,设计并研制了一套面向风洞群的开放式装备自主维修保障系统,实现了各风洞在自主式维修保障功能上独立和在存储及计算资源上共享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提高了装备保障效率,有效节约了物理资源,其开放性使得系统随时可根据需要扩充虚拟集群,为集群型装备的自主式维修保障系统建设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参考方案。
    14  水下窄脉冲超宽带信号的传播特性仿真
    崔小明 何轲 雷开卓 史文涛 王会文
    2015, 23(1):218-220.
    [摘要](6154) [HTML](0) [PDF 3.64 M](6234)
    摘要:
    超宽带信号具有分辨率高、截获概率低、穿透能力强等优点,将在水下目标探测、定位及通信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水下等离子体声源提出了窄脉冲超宽带信号产生方法,建立了以传播损失和海洋环境噪声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超宽带脉冲传播信道模型;结合湖试实测数据,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和Welch谱分析法,仿真分析了不同频率的超宽带脉冲在水下传播不同距离后的功率谱密度以及传播特性;研究成果对水下等离子体超宽带脉冲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水下等离子体超宽带脉冲声源的设计和研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5  增强现实技术在卫星线缆设计和装配中的应用探索
    王升安 杨海龙 王凤彬 张名毅 梁小峰 丁勤 李帅
    2020, 28(1):1-3.
    [摘要](5491) [HTML](0) [PDF 1.56 M](6213)
    摘要:
    AR技术通过显示设备将虚拟世界与现实环境相融合,改进人机交互模式,使用户能在虚实结合的新环境中进行交互。将AR技术应用于卫星线缆的设计、装配和检验等环节,可优化线缆的设计和布局,提高线缆装配效率和质量,节约产品研制成本和周期。本文总结提出了卫星线缆对AR技术的应用需求,分析了开展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对实现AR技术在卫星线缆研制和装配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6  基于电磁超声的天然气管道机器人测控系统设计
    曹建树 张义 李杨 李魁龙 徐宝东
    2015, 23(1):31-33.
    [摘要](6306) [HTML](0) [PDF 3.36 M](6191)
    摘要:
    分析了国内天然气管道现状及检测维护情况,针对目前天然气管道裂纹缺陷检测问题,采用电磁超声检测方法,并结合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天然气管道机器人测控系统;系统以PXI模块化仪器平台为核心,结合数据采集模块和运动控制模块构建了硬件平台,以LabVIEW编程语言为基础开发了人机交互软件平台;该系统能够控制机器人在管道内的运动,并可在管道内壁激励和接收超声导波;整个系统可靠性高、扩展性强、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满足了机器人管内电磁超声检测作业时的运动控制、数据采集及处理要求。
    17  基于GPS定位的太阳能板自动追光系统设计
    张屹 胡盘 刘成恒
    2020, 28(1):214-218.
    [摘要](6372) [HTML](0) [PDF 2.00 M](6178)
    摘要:
    为了使太阳能电池板更好地吸收太阳光,提出了一种基于GPS定位的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追光系统设计。通过使用GPS定位功能为跟踪装置所在位置提供精确的经纬度和时间,通过视日运动轨迹法计算当前时间太阳的高度角和方位角,以及利用高度/方位传感器获得当前太阳能电池板转动的仰角和旋转角度,根据间歇跟踪法计算出当前跟踪偏差值,并通过主控制器输出相应的电脉冲信号。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跟踪装置驱动太阳能电池板。综上所述,通过实现主要参数包括地理位置与授时,跟踪偏差以及太阳的位置,从而能够准确提高太阳光的高精度自动跟踪,以及也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板自动追光系统的稳定性,且实用性更强。
    18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排爆机械臂逆运动学分析
    李文博 曹兵 张云波
    2016, 24(1):207-211.
    [摘要](6144) [HTML](0) [PDF 4.41 M](6166)
    摘要:
    机械臂逆运动学是已知末端执行器的位姿求解机械臂各关节变量,主要用于机械臂末端执行器的精确定位和轨迹规划,如何高效的求解机械臂运动学逆解是机械臂轨迹控制的难点;针对传统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复杂且存在多解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以四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对其运动学原理进行分析,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对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改进,最后使用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使用BP神经网络模型求解机械臂逆运动学问题设计过程简单,求解精度较高,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是一种可行的机械臂逆运动学求解方法。
    19  用于纳米通道单分子检测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BT)]
    王慧锋 徐英超 颜秉勇
    2015, 23(1):224-226, 230.
    [摘要](6306) [HTML](0) [PDF 3.93 M](6116)
    摘要:
    针对纳米通道单分子检测系统的信号特点和对数据采集的采样精度、采样速率及实时性等要求,设计并实现了基于FPGA和USB2.0接口的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以FPGA作为控制核心,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电压输出模块和USB接口电路模块;通过USB2.0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样和参数的在线配置;此外本系统还采取了低噪声设计;经过相关试验表明,该系统引入的噪声在1 mV内,能够稳定进行数据采集,且采集信号与电压输出信号同步传输,证明该系统能够满足纳米通道单分子检测系统对数据采集的要求。
    20  CPC自动对中控制系统的设计
    杨君 罗旭 卢仁智 刘梦菱
    2016, 24(1):112-114, 118.
    [摘要](5994) [HTML](0) [PDF 3.83 M](6113)
    摘要:
    针对目前在线运行的CPC(center position control)自动对中控制系统存在响应速度慢、容易受到现场干扰以及检测精度低的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的高性能CPC自动对中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是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检测带钢的位置,然后采用电子电路对控制对象的位置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再经过STM32微控制器、控制柜、液压控制等单元调整导辊位置来实现对控制对象的对中控制;整个电路系统的检测和控制精度为1 mm,并且信号线性度以及稳定性好,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