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某试验设备是开展风扇、压气机和涡轮叶片相关试验研究的重要手段,配套的测控系统对于试验设备的安全运行、状态监控、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都非常重要。测控系统采用基于网络化的三层结构,上位计算机通过工业以太网监控核心控制器、PLC以及测量系统,试验现场采用核心控制器完成关键参数的集中控制,PLC完成各子系统的本地控制,测量系统采用基于PXIe的数采系统。依据测控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技术指标,完成了总体方案和子系统详细设计,并阐述了设计中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措施。调试结果结合两个典型状态的数据曲线,说明本设计完全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经实际应用证明了基于网络化的测控系统设计合理,满足试验要求。
摘要:高速1553B总线控制器自动测试系统的开发是基于通用测量仪器搭建的测试平台,应用高速1553B总线协议分析软件实现总线信号电气特性参数的自动测试和协议功能的检查。自动测试平台中数字存储示波器对总线信号进行采集、处理和测量,任意波形发生器模拟仿真高速1553B总线编码信号和总线错误注入信号,基于Matlab开发自动测试程序,完成对高速1553B总线协议的解码分析。使用国产4Mbps1553B总线控制器芯片对自动测试系统进行验证,对总线信号的幅值和畸变电压等参数进行测试,并对总线协议的正确性进行检查。验证结果表明,测试平台能够实现4M1553B总线控制器电气参数和协议正确性的可靠测试。该测试系统开发难度低,可以满足高速1553B总线控制器在设计和调试阶段的自动测试需求。
摘要:为准确分析飞行器气动载荷的实际变化规律,降低舱门、舱体类结构部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作用,设计基于分布式架构及PAC技术的风洞测试及控制系统。在Hadoop集群安装环境中,设置HBase加载模块,借助压电传感器结构与压力控制子回路,实现对加热器供气管路的指向性连接,完成风洞测试控制系统分布式架构集群的建立,解决飞行器舱门及舱体结构的气动载荷获取问题。以驱动性程序作为软件控制基础,将所有待处理的传感器信息及测试数据显示至相同控制界面中,实现对风洞测试控制信号的准确分析,完成基于PAC技术的风洞测试自适应控制研究。仿真实验表明,不断增大压电传感器所承受的气动载荷总量,在风洞测试控制系统的支持下,舱门、舱体所受的实际冲击载荷作用均下降至4000GB左右,能够满足缓解飞行器气动载荷压力的测试初衷。
摘要:传统技术缺少对数据处理部分,导致测量误差较大,为了避免该技术对雷达测量带来的弊端,提出了基于数据挖掘的雷达探测目标误差测量技术研究。在小波变换下对雷达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去噪处理,通过构建网络层识别模型进行图像切割、归一化处理,由此设计具体识别流程。为剔除冗杂多余且空洞无用数据,对其进行相应的转换、集成和匹配,将数据处理成一致形式,以此读取雷达数据文件,完成数据预处理。依靠决策树在SQL Server 2005中进行误差数据挖掘,由此完成雷达探测目标误差测量。假设四种雷达运动轨迹目标类型,如此进行雷达仿真验证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技术误差测量精准度与实际值相差较小,最大误差为2.0公里,在实际误差允许范围内,为雷达精准探测奠定基础。
摘要:为保证飞行器信息处理设备供电电源模块的正常运行,对典型BUCK降压电路进行Simulink仿真模拟电容、电感退化过程,结合电容、电感理论退化模型确定供电电源模块的故障特征参数;对灰色模型建模过程进行分析,从数据的预处理和训练数据维数入手改进得到了一种具有适应度的数据平滑预处理灰色模型;等时间间隔测量信息处理设备供电电源的纹波电压值,分别用GM(1,1)模型,新陈代谢模型和改进的灰色模型对比分析,用平均相对残差作为预测精度的判断标准,验证了改进灰色模型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摘要:为满足网络故障诊断中跨平台故障信息标准描述和网络传输的需要,基于LabVIEW的跨平台和XML的标准语言描述能力,开展相应的详细设计与实现方法研究,给出典型故障的XML描述方法。通过TCP协议,借助局域网中中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来实现故障信息的网络传输。在服务器端,采用VI脚本技术动态创建和运行软件模块,以满足不同故障信息传输和处理的需要。在客户端,供应商和客户模式被用于增强安全性以避免数据丢失。构建的仿真系统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今后进一步实现实用的网络化故障诊断系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针对高冲击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响计量测试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实现冲击加速度传感器频响窄脉宽标定系统。该系统采用Hopkinson杆为试验装置,以激光多普勒测速仪作为基准信号测量装置,基于窄脉冲频响计量测试原理,采用汉宁窗和三次插值方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基于LabVIEW和MATLAB开发环境编写数据处理程序,实现对被校MEMS冲击传感器频响的快速解算。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解算出高冲击加速度传感器的幅频特性函数,对传感器工作频带的估计误差低于10%。该系统避免了不同窄脉冲激励条件下,对基准信号和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处理的复杂流程,采用适于常规输入信号的信号处理方法,提升了约20%频响测试效率,实现了对加速度传感器频响的快速标定测试。
摘要:南京港华燃气公司发现马群区域天然气高压管道上有强烈干扰的杂散电流存在,大大超过了行业规范《SY/T0017-2006埋地钢质管道直流排流保护技术标准》规定,该规定中提出当管道任意点的管地电位正向偏移均值大于100mV时,必须采取排流保护或其他防护措施,结合常规技术杂散电流防护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型的监测及防护方法。本研究设计的方案采用了杂散电流补偿的方法,避免杂散电流对天然气高压管道的杂波干扰,通过设计出一套监测与防护系统,在系统中加入与地铁供电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补偿电流,进而减小或抵消在特定区间内产生的杂散电流。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方法大大减少了杂散电流,符合燃气管道相关标准,大大提高了轨道交通的安全性。
摘要:配电站中的故障电气设备的工作温度会处于高于其正常工作温度的状态,易造成火灾。设计了一种非接触式的实时高温预警系统。系统利用长波红外相机对被测试目标进行非接触式灰度成像,基于LabVIEW上位机实时采集图像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所拍摄电气设备实时工作温度。若此温度值高于电气设备安全工作的最高温度值,下位机报警,工作人员可根据系统所成图像确定故障位置,进而提前排除安全隐患。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操作简便。系统能够有效地对电站中的电气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精确预警,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
摘要:对于工业零件的检测,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抽检的接触式尺寸测量或基于机器视觉的非接触式测量。针对零件批量检测时需人工逐一替换检测对象、测量过程耗时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零件批量检测的尺寸批量测量方法,包含零件识别、待测量区域定位、边缘检测与最小二乘拟合、基于多线程的并行测量等主要流程。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精度误差不超过2.1μm,重复性测量误差不超过0.8μm,对于包含100个手工检测合格的工业常用圆角小方块零件的5528×10416像素拼接图像,测量速度不超过9s,批量检测结果均为合格(公差为3.0μm),能满足工业批量检测的需求,有效解决工业实际问题。
摘要:为了提高利用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评估集成电路单粒子瞬态(SET)的精度,在瞬态脉冲的产生方面以及瞬态脉冲在FPGA中的传播特性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IDELAY2延迟元件的瞬态脉冲产生和测量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连续产生和测量宽度增量为78ps的正脉冲(0-1-0)和负脉冲(1-0-1),同时在FPGA内部实现8种不同的门电路逻辑链,研究它们对瞬态脉冲宽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瞬态脉冲产生和测量方法实现简单,可以在不改变电路布局布线的前提下,改变注入脉冲的宽度,且计算得到的理论脉冲宽度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小于7%,同时8种不同的门电路逻辑链对瞬态脉冲宽度的影响和门类型以及脉冲类型有关,与初始输入瞬态脉冲宽度无关。
摘要:针对现有可变区域范围内空气质量监测机动性差、信息化程度低及管理不便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NB-IoT的区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系统由多个监测节点、远程监管平台及Android移动终端组成。监测节点采用STM32为微控制器,采集所在位置的空气质量相关参数,并通过NB-IoT通信模块发送至远程监管平台,实现对大区域空气质量的监控与管理,通过下发指定小区域的权限至Android移动终端,可以查看权限范围内的空气质量状况。系统测试表明:测量精度高,数据传输稳定可靠,满足多场景环境下灵活应用的需求。
摘要:为解决传统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一对一测试环节效率低、成本高的缺点,满足现代保障体系对自动化、高效化、便携化的不断追求,研发新型并行测试软件平台、多核多线程并行管理技术,并依托“三化”、便携、柔性设计研制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并行测试设备。经验证,低成本、小型化、资源高度集成前提下设计开发的各功能组件以及多核多线程集群管理技术的优化使用,使得该设备拥有便携、高性价比、1-4台装备隔离高效并行自动测试、多装备通用等显著优势,大幅提升测试效率至400%、缩短复杂武器装备各阶段全流程周期,并锐减75%的人力、设备、环境资源投入,测试结果、原始数据的实时在线存储、智能判读及曲线回放亦突出显示了该设备故障诊断性能的卓越性。
摘要:无人系统产生的海量数据存储分散且缺乏联系,信息共享困难,难以满足复杂度和集成度越来越高的无人系统的维修保障需求。知识图谱技术能够将复杂数据信息抽取成结构化知识,建立数据间的联系,增强知识间的语义信息。本文以无人系统的故障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知识图谱技术进行知识抽取、知识融合以及知识加工,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知识,为构建无人系统领域故障知识图谱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知识图谱技术利用无人系统各种传感器集成的海量数据建立的知识库,可有效整合无人系统领域分散的数据,以此提高无人系统领域知识的利用率,帮助维修保障人员快速精确查找故障知识,对无人系统的维修保障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前景。
摘要:在特定领域的测试软件项目中,普遍存在着整体上基本相同或相似,但在个体上存在差异的情况。目前,在软件开发中使用的各种重用技术和方法,能够解决很多普遍性问题,但在面对个性问题时,开发效率下降,无法快速响应用户的个性化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测试软件定制化开发方法。通过组件重用,解决项目中的共性问题;针对差异性需求,提供了标准化的个性组件,其内部预设了可变点,并提供了相应的变化机制和常用的实现方案。开发人员以个性组件为原型,通过对可变点的功能扩展,开发出全新的定制化组件。实际应用表明,在针对用户的多样性需求时,本方法既保证了开发的稳定性,同时更为敏捷和高效,满足软件产品的定制化开发需要。
摘要:为更改相邻结构组织间流通数据的响应调度状态,实现信息参量的无损传输,设计基于区块链及分层加密技术的数据传输控制系统。根据核心控制电路输出电子的走向行为,分级连接数据逆变器、传输斩波器、采样控制芯片、CPLD控制面板四类应用元件,建立完整的传输控制系统硬件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联合IMIX数据传输报文,设计满足控制需求的区块链文本,并按照单向数据函数标准,将数据信息转化成明文状态,完成控制钥节点的托管处理,实现基于区块链及分层加密技术数据传输控制系统的应用。应用检测数据表明,与共振控制系统相比,新型数据传输控制系统邻节点响应时间缩短至1.2μs、单向传输数据流量上涨至9.6×1014T,结构组织间的信息传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摘要:当前飞行器列阵飞行控制技术中单机间相对位置不易确定,造成列阵飞行状态监测和姿态感知较难,存在控制准确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据此,设计一种基于改进降噪目标提取算法的地面站可见光监测控制系统。通过对列阵中各单机飞行状态的图像监测,确定位置与姿态,以及其在列阵中的位置偏差,给出实时动态调整指令;设计的改进型降噪目标提取算法,降低了复杂背景噪声对飞行器目标提取的影响,提高了监测准确性。该系统将飞行状态监测和姿态感知功能设置于地面站中,极大减少了对飞机的载荷依赖,实现对飞行器列阵飞行的智能管理和任务规划。经实验验证,该智能控制系统的偏差率维持在2%以下,结果表明本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准确、可靠的控制50架飞行器列阵的静态和动态行动。
摘要:为提高静脉穿刺置管手术的穿刺成功率,缓解病人所承担的生理性伤痛,设计基于超声图像的PICC(Peripheraly Inserted Central Cathcte,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智能穿刺医疗机器人控制系统。以晶振复位电路作为穿刺置管的输出动力支持,通过驱动控制电机的传输调度作用,实现对智能传感器的精准化控制,降低置管过程中针头的平均进入深度,完成PICC智能穿刺医疗机器人及其控制应用结构搭建。在此基础上,按照静脉置管图像的实际特征分析结果,转换原有的超声图像格式,经过多次边缘性检测,实现对穿刺超声图像的初级预处理。获取静脉靶向血管的位置信息,在规划穿刺路径的同时,完成对机器人操作手的重定位控制,实现医疗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模型分析。仿真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与常规静脉穿刺手段相比,穿刺控制系统可将进针角数值控制在10°-40°之间、进针深度保持在整个针头的2/3以内,可大幅提升穿刺置管的成功几率,实现减轻病人所承担生理性疼痛的目的。
摘要:针对传统ZigBee路由算法中由于RREQ分组洪泛而导致的能量过度损耗和节点失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网络的ZigBee路由优化算法。算法通过控制ZigBee节点路由发现过程中RREQ分组的广播方向和广播范围、选择节点剩余能量值和链路质量值较优的节点的方式对ZigBee路由算法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ZigBee路由算法显著的降低了ZigBee网络的能耗,降低了网络中节点失效概率,提高了网络的生存时间。所提出的算法应用于温室监控无线网络中,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摘要:针对在光缆交换箱管理中存在的防盗、钥匙管理以及工作环境监测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NB-IOT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监控终端、云平台profile和插件以及监测针对在光缆交换箱管理中存在的防盗、钥匙管理以及工作环境监测等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NB-IOT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监控终端、云平台profile和插件以及监测服务器软件三部分构成。使用低功耗控制器完成了电子锁控制和温湿度、烟雾、水侵、电源电压、震动以及倾斜等参数的检测,并结合NB-IOT网络、蓝牙功能和服务器软件实现了电子锁数字钥匙、日常监测信息和报警信息的管理。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网络连接、数据采集、传输和控制成功率都在98%以上,能够有效提高光缆交换箱安全性,实了现智能化管理。
摘要:针对汽车发动机自动变速装置在不同运行状态下仿真建模的研究,提出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建模方法.该方法通过将汽车行驶阶段的不同状态,建模为多状态事件的迁移,借助发动机厂家提供的变速器换挡点图以及发动机工作特性图,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整车动力性能仿真模型和基于Matlab/
摘要:三维多层仿形织造过程多机同步协同控制是其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通过对三维多层仿形织造工艺技术的研究,依据磁场磁链定向控制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对磁场磁链定向和变力矩控制的方法,来分别对多个感应电动机进行速度和力矩跟踪智能控制。依据控制方法,通过建立全维转子状态估计器,来辨识感应电动机的转子速度、定子和转子电阻、瞬时外负载等参数。由外负载辨识结果与速度、力矩PID控制器来确定感应电动机的转矩电流,实现感应电动机速度与力矩控制。仿真实验与三维多层仿形织造工程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智能控制方法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开源飞控APM的高级飞控系统,高级飞控系统包含硬件电路模块和软件算法模块,采用MAVLink协议控制APM无人机,设计了以高级飞控系统控制无人机的一键起飞控制流程、遥控量的控制功能、上传飞行任务到APM飞控功能。移植UCOSIII操作系统,并结合MAVLink协议设计了编队组网架构方法,裁减协议数据流,使之适应组网通信数据量限值,在高级飞控系统上测试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无人机集群搜索并规划航线的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满足实时性要求和通信要求,将计算出的航点通过协议发送给无人机即可实现对无人机航迹规划,高级飞控系统的功能同样适用于MAVLink协议的其他飞控如PX4飞控,具有较广泛的应用。
摘要:分布式大数据控制受到信道数量影响易产生不同步现象,导致信道控制性能较差,设计一种云计算环境下分布式大数据多信道并行控制系统。系统硬件:节点处理模块由FPGA芯片以及抗干扰器组成;无线通信模块主要由射频芯片与无线收发器组成;USB模块由接口芯片、寄存器、存储芯片以及周边电路构成。系统软件:分布式大数据多信道数据存储与处理模块的构成为同步存储数据单元与数据多路实时处理单元;多信道并行控制模块主要由多信道并行管理单元、多信道状态扫查单元以及生成数据流单元构成。通过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实现了分布式大数据多信道并行控制。实验结果证明,分布式大数据信道平均传输速率数据则分布、保持的较为均匀,实现了性能提升。
摘要:为了安全、准确地检测导弹、火箭弹电点火具导通电阻,设计了一种可通用于不同型号导弹、火箭弹的电点火具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在-40℃~+55℃条件下检测电流小于5mA、检测误差小于0.03Ω。首先分析了导弹、火箭弹电点火具电阻检测的特点;随后给出了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紧接着进行了详细的硬件设计,包括通道切换电路设计、恒流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设计、控制与数据处理电路设计;然后讨论了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最后通过环境试验和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检测系统安全性高、精度高和通用性强。
摘要:某型飞机武器控制系统执行组件测试设备在测试诊断过程中,操作复杂且需人工排除故障,因此测试诊断效率低下。为了提高测试诊断效率,设计了某型飞机武器控制系统执行组件测试仪。首先,基于执行组件接口信号分析,获得测试需求,设计了执行组件测试仪的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然后,搭建了以STC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具有8路开关量输入和输出功能的硬件电路,并且在Keil编程环境下采用C语言开发了包含测试和诊断模块的系统软件;最后,采用多路测试技术和故障字典法,设置执行组件故障,并通过测试仪的按键控制模块模拟所有可能的测试情况,验证了执行组件测试仪的有效性。实际使用表明,该测试仪可自动故障定位到元器件级,有效提高测试诊断效率。
摘要: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发展使惯性传感器行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使得生产惯性传感器阵列成为可能。然而,低成本的惯性测量系统会受到比例因子和轴失准误差的影响,从而造成位置和姿态估计的精度降低。在单个IMU校正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基于IMU阵列的标定方法,该标定方法为了解决传统六面法在标定IMU阵列过程中方向激励不足的问题,设计了正20面的校正装置,该标定方法不仅能够估计出IMU阵列中单个IMU的比例因子、轴失准误差和偏置,还能估计出阵列中不同IMU之间的坐标轴对齐误差。通过把标定结果和官方所给的校正参数进行对比,可以得到经过本文所提的IMU阵列标定方法得到的标定结果能够达到工厂标定结果的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
摘要:针对三维飞行器在动态环境下使用三维A*算法进行局部仿真时,环境信息未知,存在冗余点和拐点,导致收敛时间长、路径节点扩展代价大、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与局部相结合的动态三维A*寻路算法。此算法首先改进评价函数的权值系数动态分配,减小路径冗余点和拐点,从而降低算法耗时,缩短路径长度;其次改进路径生成策略,有效提高算法效率,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进一步缩短路径长度,从而实现飞行器在三维动态环境中的路径规划。将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路径更加合理,算法耗时和路径长度更短。
摘要:车地无线通信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切换性能是无线通信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车地列车控制信息传输的重要因素。在广州地铁运维过程中,通过分析日志发现切换性能是限制车地无线通信性能的重要因素。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回归预测的WLAN切换算法,针对WLAN制式的无线通信方式,以当前连接AP的接收信号强度、待连接AP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列车位置作为参数,计算预测函数并根据预测的两种接收信号强度值进行切换触发判决,提高WLAN切换的性能,从而提高车地无线通信性能。基于广州地铁某线路的测试数据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效果良好。
摘要::传统的航天器目标自动识别方法识别精准度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基于改进区域分割遥感图像研究了一种新的航天器目标自动识别方法,通过人工排查的方式来追踪航天器所提供的位置信息,并建立三角形立体体系,提取出航天器所追踪的目标和航天器之间的位置关系,实现航天器目标检测,分别针对复杂场景和运动场景对目标进行识别,引用击穿识别方法,基于遗传算法以及变换算法,实现了在复杂的自然遥感图像中能够识别多种目标,但是对于残缺和不完整的目标识别性差,因此又在方法中引入了自动学习智能识别算法,解决了在遥感图像中残缺不完整的目标识别效果差的问题。设定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方法,基于改进区域分割遥感图像的航天器目标自动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提高了15.23%。
摘要:非均匀低照度图像会影响目标识别跟踪的效果,为了增强非均匀低照度图像,提出一种基于Retinex理论的自适应亮度层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将图像HSI模型中I层图像分离出来;然后通过Retinex理论和多尺度引导滤波器获得I层的入射分量,根据输入图像的均值自动获取调整参数k,对入射分量的亮度进行自适应调整;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两个图像中的细节特征并进行融合。对比实验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升非均匀低照度图像的整体亮度和细节信息,同时减少非均匀照度的影响。
摘要:鉴于浅层卷积神经网络难以获取图像深层特征、易过度拟合导致分类效率和精度低的问题,因此,设计一种肺部肿瘤图像的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在运用样本扩充和迁移学习的基础上,并对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改善和提升,在每层网络数据输入之前对数据进行归一预处理,同时使用线性整流函数(ReLU),实现对肺部肿瘤表达性特征地快速获取,输出端经由三层全连接层和softmax算法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网络收敛速率和分类精度方面取得更优性能,比基于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精度提高5.66%以上,且具备良好的健壮性。
摘要:针对天平校准公式拟合法方,提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公式拟合方法。分析了典型的3层BP神经网络的结构,论述了其应用于天平公式拟合的可行性。讨论了常规多项式公式拟合方法以及BP神经网络的公式拟合方法,并给出了BP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和使用方法。最后通过一组天平校准数据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并给出拟合结果。
摘要:由于A*算法所规划的路径存在着转折次数多,路径不平滑,路径贴合障碍物和初始时刻转折角度过大等不符合车辆运动学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获得适用于智能车的优化路径,本文通过对车辆运动学建模得到车辆的约束,同时在估价函数中加入车身轮廓代价和障碍物距离代价,并将车辆约束加入到A*算法的启发函数和路径优化中,再使用贝塞尔曲线拟合转折点,使A*算法所生成的路径更加符合车辆的运动学。通过分析改进A*算法可知,改进后的算法所规划的路径更加平滑、合理且符合车辆的运动特性。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模糊决策树算法的英语分级机器翻译模型(HEMTM)。通过搜索与分层英语机器翻译并基于英语机器翻译的特征构建了模型。在该模型中,根据语言受欢迎程度和语义重要性对机器翻译的准确性进行排名。研究结果显示,当采用HEMTM模型等级为CFGrank时,构建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n =60, δ=0情况下,基本模型构建的准确性为68%。该模型可为英语机器翻译算法研究提供参考。
摘要:传统无人机遥感影像自动无缝拼接技术无法精准匹配影像信息,导致无人机遥感影像拼接结果出现大量缝隙,拼接效果差。因此提出了基于控制点配准算法的无人机遥感影像自动无缝拼接技术。遵循无人机影像成像原理,获取无人机遥感影像,并将数据以图像格式文件形式存储。设置阈值,剔除最邻近域和次邻域比值大于阈值的控制点,对影像坐标平移和缩放数据标准化处理,彻底消除坐标变换对图像配准影响。构建相似变换矩阵,获取新的控制点集,使用直接线性变换算法预估变换矩阵,得到线性解。经过粗、细配准,确定不同图像重叠区域。搜索最佳拼接线,使用加权平均融合法消除拼接缝,由此设计拼接流程。由实验结果可知,该技术能够精准匹配影像信息,检测到影像最大分辨率为1000*800,具有良好拼接效果。
摘要:为了使中英文翻译更加智能以及更加合理,采用句子级的释义对译文进行改写,将其视为同一语言之间的翻译任务。在没有大规模平行释义语料库的情况下,利用机器翻译结果和源语言的参考翻译来近似平行释义语料库。然后,利用该模型训练一个从机器翻译结果到参考翻译的重复系统,生成语义一致的句子级重复结果。在此基础上,将重述结果引入系统整合的翻译假设中。最后,在翻译和释义的基础上,进行了面向移动应用的设计和开发,实现了中英文机器翻译。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海洋工程产生的大量疏浚物被倾倒至海洋,随意的倾倒容易造成海洋生态系统失衡。海洋倾废监管系统作为海洋监管的技术手段,在海洋倾倒监管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如果倾倒船舶发送至海洋倾废监管系统的数据不进行处理,会使得海洋倾废监管系统显示界面的轨迹点过多,导致倾倒船舶轨迹不清晰的问题。研究曲线抽稀算法中的步长法,验证和探讨数据抽稀算法对船舶轨迹点的减少量。根据数据的参数类型,选取时间间隔、水位变化和距离变化作为数据抽稀算法的参数,研究不同参数值下的船舶轨迹点的减少量。经实验测试,数据抽稀后的数据量比原始数据量减少了95%以上,其数据点连成的轨迹线与原始数据点连成的轨迹线基本一致。在保证倾倒船舶轨迹的前提下,数据抽稀算法能有效减少原始数据量,使得海洋倾废监管系统显示界面简洁,满足了海洋倾废监管要求。
摘要:在当前的医疗事业中,患者的部分医疗图像蕴含敏感的个人信息,直接上传到医疗信息系统中可能会造成个人隐私泄露。针对该问题,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便携式虹膜仪的医疗图像数据安全共享系统。首先,对虹膜仪采集到的图像定位,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技术压缩图像,然后提取图像有效特征,采用拉普拉斯机制对所挑选的有效特征添加噪音,使整个处理过程满足-差分隐私。最后,将处理后的图像上传到医疗图像数据安全系统,该系统分为客户端Ⅰ与客户端Ⅱ,客户端Ⅰ能够实现传统功能,包括医生给出诊断意见和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等,方便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客户端Ⅱ能够实现安全分析功能,即科研人员对此类病情的分析研究,给出具体治疗方案,方便此类病情患者的后续治疗。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有效保护患者个人隐私信息,且能够保持较好的数据可用性和鲁棒性。
摘要:现存的物联网协议不能够直接应用于大数据采集场景,并且常规动态网络结构和车辆节点的复杂性会随着数据量增多而加大,对安全性要求变得越来越高。本文针对于车辆数据资源传输的安全性保证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大数据收集安全机制。车辆信息通过大数据注册中心连接到网络后进行联合,以“身份验证”和“单点登录”的方式实现大数据中心算法;提出新的安全的大数据收集方案,处理大型车辆数据结构与汇聚节点数据,进行二次登录再到数据安全收集存储,完成安全性能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数据安全交换算法使消息和随机密钥开销降低,车联网中大数据的效率提升了21.67%,车辆节点方式可以提升26.41%。
摘要:针对OFDM系统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信道的双选衰落和非平稳特性导致下行链路信道估计性能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基扩展模型(basis expansion model,BEM)并结合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的信道估计方法。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信道的双选衰落特性,使用BEM对信道进行建模,把估计大量的信道冲激响应转变为估计少量的基系数,减少了待估参数,有效降低了估计复杂度;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信道非平稳特性,建立了深度神经网络,通过离线训练使其学习到双选信道的变化特征,提高了信道估计的准确度。仿真结果表明,在高速移动环境下,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所提信道估计方法,性能提升明显。
摘要:遗传算法是一种全局搜索能力较强的元启发式算法,可通过不断进化种群得到最优或近优解;但是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较差,容易发生早熟收敛问题。因此为了克服遗传算法早熟收敛的问题,考虑到禁忌搜索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较强的优势,提出了一种遗传和禁忌搜索的混合算法解决预制生产流水车间的提前和拖期惩罚问题。该混合算法是在遗传算法每次迭代后,通过禁忌搜索改进当前种群中的最好染色体,并替换种群中适应度值最差的染色体。经实验测试表明,所提出的混合算法的性能更优,更容易得到全局最优解或近优解。
摘要:为实现水下无人机在水域中自主作业的功能,对其设计一套合理的路径规划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蚁群算法针对水下无人机路径规划方面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拥有不错的鲁棒性,但是传统的蚁群算法在解决路径规划问题时很容易出现局部最优解的问题。以传统蚁群遗传算法理论为根据,对其进行添加目标引导素、构建精英蚂蚁体系、更新信息素浓度这三方面的改进,使用栅格法构建水下环境分析模型,并以最短的路径为目的,规划一条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无碰安全途径,运用仿真的办法展开验证。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算法,改进后的算法在求解速度和全局求解能力上有较大的优势。
摘要:标准化工作对装配式建筑的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和引领性的作用。针对建筑行业标准正式发布后,缺少信息技术支撑的标准全生命期、高效能管理机制的问题,本文做出了相关探索及实践,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联盟链的建筑行业标准管理系统设计方案,利用联盟链高可信和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的特点解决了标准更新过程中基于信任高效达成共识的问题,结合IPFS分布式文件存储技术克服了区块链无法保存文件的难题,最后利用开发的分享社区子系统与标准使用方建立过程反馈机制,收集使用意见,便于标准的迭代完善,实现对标准的全生命期管理。
摘要:随着无人机威胁的日益增大,对低成本三坐标雷达的需求也逐渐增长。鉴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技术已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降低了硬件成本,可将MIMO技术引入三坐标雷达领域用于对无人机目标的探测。因此,介绍了一种基于时域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TDM)信号的MIMO雷达系统。时域复用方式通过对发射单元发射时间的控制实现信号优良正交性能,并有效降低了信号产生单元与发射信道的复杂度。基于TDM信号形式,进行了MIMO雷达天线设计,给出了时分信号正交解调与数字波束形成处理的流程。计算机仿真也验证了TDM信号条件下的MIMO雷达点目标成像与波束形成的能力。
摘要:为了解决海洋观测系统中传感器节点与主机之间的无缆信息传输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磁场耦合的低功耗水下半双工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进行信息传输,采用二进制频移键控(Binary Frequency Shift Keying,BFSK)调制方式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选用超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5338作为主控单元。通过内部定时器的输出模块产生调制载波,在外部中断中进行频率切换,实现信号调制;采用专用解调芯片XR2211实现信号解调。模块由通信总线上的信号唤醒,设计了一种通过软件检测载波信号的方法,降低误触发概率。实验结果表明,模块在水下间隔2米时,通信成功率达到100%。该模块实现方案简单,成本和功耗较低,满足海洋观测系统中的应用需求。
摘要:现代卫星驱动控制系统对模拟量的采集通道和采集精度的要求日益增高,而现有技术缺乏对系统采集精度的系统研究,导致核心器件国产化替代过程中经常出现采集精度无法满足预期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对基于多通道模拟开关和开关电容模数转换器(ADC)构建的多通道模拟量采集系统的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分别建立了系统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分析模型,为关键器件选型建立了理论依据,并通过基于国产16通道模拟开关和8通道12位开关电容ADC设计的128通道模拟量采集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绝对测量精度优于1.6mV,小于ADC自身引入的误差估算值1.883mV;说明基于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模型建立的核心器件选型依据对设计和改进多通道模拟量采集系统的测量精度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的物理主机异常状态检测算法PHSDA(Physical host status anomalous detection algorithm)。PHSDA算法包括两个阶段;在超负载检测中,采用一种迭代权重线性回归方法来预测物理资源的使用效率情况;在低负载检测中,利用多维物理资源的均方根来确定其资源使用阈值下限,避免异常状态的物理主机数量的增加; PHSDA检测算法配合迁移过程中后续的虚拟机选择策略和虚拟机放置策略,就可以形成一个全新的虚拟机迁移模型PHSDA-MMT-BFD。以CloudSim模拟器作为PHSDA的仿真环境。经PHSDA策略优化过后的新虚拟机迁移实验表明:比近几年的BenchMark迁移模型比较起来,可以很好的降低云数据中心的能量消耗,虚拟机迁移次数减少,云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摘要:为了评估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无线环境特点,利用半实物仿真,模拟无线传输信道,结合干扰信号源模拟不同的干扰环境,设计实现了一个城市轨道交通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性能评估平台。通过该平台,可对车地无线通信系统处于不同干扰场景或者不同切换频率的场景下进行性能评估。同时,该系统能够直接应用于基于CBTC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评估其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
摘要:分析了两栖车辆海上航行相关风险,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提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基于贝叶斯点估计和贝叶斯学习估计与两栖车辆海上航行有关的交通事故,建立了两栖车辆海上航行交通系统(QRA)分析模型。通过贝叶斯网络来获取其相对风险的QRA。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该方法描述了两栖车辆海上航行的风险分布,并在QRA上显示了与各种特征相关结果,对两栖车辆航行构成相对风险综合分析,高风险区域的规模按降序排列如下:1)航道—引航—国内水道—航行;2)沿海地区—非引航区—国家水道—航行。该评估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两栖车辆海上安全航行提供借鉴。
摘要:针对标准化动车组单车调试过程中各工序试验工装之间缺乏协同性、调试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单车试验装置。该装置以车载通信网络为基础,可与数字化调试平台及其他智能化工装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动车组单车试验的系统化与智能化。文中介绍了装置的总体功能,并对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实现进行了详细描述。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标准化动车组单车调试要求,可有效地优化调试工艺流程,在减少调试工人数量投入的同时,可大大缩短动车组生产周期、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摘要:针对电能质量分析仪在传统校准过程中遇到的校准项目和校准点多、耗时长、操作人员需要全程操作和手工记录数据容易产生人为误差等问题,设计了电能质量在线自动校准系统。该系统以 LabVIEW 2012为软件开发平台, Fluke 6100B为标准信号源,计算机和标准信号源之间通过NI USB转GPIB连接,采用VISA函数、SCPI标准命令和功能完善的状态机架构,可实现自动控制标准源的输出,完成可多种厂家、多种型号电能质量分析仪被校准设备的信号采集和显示,并可一键生成报告。程序采用模块化设计,降低了不同功能代码之间的耦合度,当设备或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时,可以方便地完成软件的更新和升级。电能质量在线校准系统大大减少了由于人工操作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校准的准确性和效率,节约了人员和时间成本。
摘要: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405RGT6微处理器和AD9959的高能离子注入机射频加速用数字移相器,首先介绍了移相器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如何实现高能离子注入机多腔射频加速系统中射频电源的相位控制,然后对微处理器、DDS芯片AD9959、时钟分配芯片AD9510等硬件电路原理和控制软件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实验结果表明该移相器实现了16通道正弦信号输出,输出波形频率和相位值分辨率分别高达0.02Hz和0.05°,可以完成任意两路之间的相位差调节和设置。该移相器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能够满足高能离子注入机多腔射频加速系统中射频电源的相位控制要求。
摘要:使用高速比较器+两级时钟扇出buffer+比较器输出CMOS电平方案,利用ADS的Integrity–IBIS模块,搭建了80台示波器用脉冲信号源。介绍了IBIS模型原理、语法结构及模型适用性,并进行了瞬态仿真,分析了高速比较器IC、时钟扇出IC和脉冲输出IC之间的差分信号完整性,对最终输出信号的延迟和抖动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表明:使用高速比较器+两级时钟扇出buffer+比较器输出CMOS电平方案可获得80路同步触发信号;输入输出信号延迟<2.6ns,抖动<11ps,50Ω负载时输出信号幅值1.97V,前沿997ps,满足多路示波器外触发信号要求。
您是本站第 4754718 访问者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4号航天12院
电话/传真:010-68371556 68767886 68372068 E-mail:ck@chinamca.com
版权所有: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2024 版权所有